1948年10月24日,国民党中将廖耀湘为打通南下通道,集结4个步兵师和5个炮兵团,向东野10纵把守的黑山阵地发动了猛烈进攻。
梁兴初晚年回忆道:“黑山阻击战最惨烈时,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,阵地上两军战士的尸体交错在一起,大部分阵地,被敌军炮兵部队削平了很多米,掩体全部被毁。”
黑山阻击战的胜利,为东野全歼廖耀湘兵团奠定了基础,此战也让梁兴初一战成名。
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梁兴初指挥的38军,更是成为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“万岁军”。1951年,毛主席亲自接见了梁兴初。看到伟大的毛主席,梁兴初不由想起他刚刚参加革命时的情景。
一、梁兴初让长征确定落脚陕北
1931年8月11日,曾经的铁匠梁兴初,参军已经一年了,此时的梁兴初已经因功升任连长。
这一天,黄陂之战爆发。这次战斗中,梁兴初带队冒着大雨,对敌军发动了悍不畏死的进攻,梁兴初在身受重伤情况下,仍然不下阵地。
战士们在梁兴初鼓舞下,士气大振,个个勇猛无比,最后梁兴初所在连,配合红四军其他部队,共同歼灭了敌军2个团。
黄陂一战,让梁兴初在红四军崭露头角,他也赢得“模范连长”的光荣称号。
长征途中,梁兴初这个连长,带着红军第一支骑兵侦察连,打下了不少胜仗,也为红军首长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情报。
在长征期间,梁兴初还有一项特殊贡献,是值得世人铭记的。
1935年9月,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,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堵截,来到了甘南地区。
此时,毛泽东对于长征最终目的地,并没有一个最终的决定。
于是,睿智的毛泽东,想从报纸上寻找有用的信息。
梁兴初带着侦察连假扮国军,来到了附近的哈达铺,之后,梁兴初从国军防区给毛泽东找来了十几份报纸,毛泽东从这些报纸上,得知了徐海东带着陕北红军打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,就这样,毛泽东决定将中央红军的目的地放在陕北。
某种程度上说,梁兴初挽救了中央红军,避免了红军遭受更大的损失。
二、万岁军威震世界
抗日战争中,梁兴初同样立下赫赫战功,在日军高层中,梁兴初是一名一等一的虎将,陈毅更是多次嘉奖他。
1946年4月,在惨烈的四平保卫战中,梁兴初率领第一师打得国民党王牌部队38师溃不成军,损失极其惨重。
当然,梁兴初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,还是抗美援朝时期。
第一次战役中,因朝方提供的情报有出入,再加上对朝鲜复杂地形不熟悉,梁兴初不小心放走了敌军,导致彭德怀围歼敌军的战略意图落空,这一仗,彭德怀气得大骂梁兴初是鼠将。
据说,彭德怀气得想换掉梁兴初,最后还是林彪、邓华等人亲自劝说,彭德怀才没有换下梁兴初,当然,这更多的还是气话。
梁兴初知耻后勇,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,他带着38军,打下了一个个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,不少美国媒体因此报道中国军队太可怕了。可以说,在多次战役中,38军肩负着的都是最为艰巨的任务。38军万岁军的荣誉,可是用一个个战绩打出来的。
有人指出,梁兴初之所以在55年授衔时,之所以可以被授予中将军衔,这和他抗美援朝时期的赫赫战功,是密不可分的。
三、毛主席反应真快
1951年4月,随着联合国军在战场上频频失利,美国不得不更换了联合国军总指挥,当初在仁川登陆时,狂妄得说出“几个月解决朝鲜战争”的麦克阿瑟被撤职。
接任者李奇微改变了以往战术,他结合志愿军的战术,制定出了针对志愿军的“磁性战术”。
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,在志愿军火力猛烈的一周内,联合国军尽量避免与志愿军正面对抗,待志愿军火力和后勤疲软时,联合国军以火力强劲的机械化部队,机动性强的伞兵部队,进行快速穿插打击志愿军。
不得不说,李奇微上任之后,志愿军的麻烦的确多了不少。
1951年5月下旬,毛主席在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,再加上主席想了解一下朝鲜战争的具体战况,于是,主席电告彭德怀,希望最新入朝的几个军长,回国汇报战事工作。
彭德怀接到电报后,当即安排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和38军、39军、40军等五六个军长回国。
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邓华等人。
和梁兴初握手时,毛主席露出平易近人得微笑道:“久仰大名啊!梁兴初同志,长征时期,你是骑兵团长吧!”
梁兴初听后,说道:“主席,我当时是营长,不是团长。”
毛主席听后,哈哈大笑道:“梁兴初同志,还是和当初红军时期一样坦诚啊,在我看来,团长营长都一样,都是骑兵部队的指挥官啊!”
梁兴初走出中南海后,不由得感慨道:“主席反应是真的快啊!我们都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啊!”
一旁的39军军长吴信泉等人,也纷纷点头。
梁兴初、吴信泉等军长走后,毛主席单独和邓华谈到了李奇微的磁性战术。
毛主席告诉邓华,李奇微的战术,没什么可怕的,利用小包围战术,打小歼灭战,李奇微这个战术就会不攻自破。
毛主席指出,志愿军要实行积极防御,打持久战战术,美国人熬不起,志愿军就要拖到美国人主动要求谈判。
毛主席一番军事战术上的真知灼见,让邓华茅塞顿开,之后,志愿军将毛主席的小包围战术,用在了战场之上,美军再次被志愿军打得大败。
1967年3月,在毛主席亲自推荐下,梁兴初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。梁兴初去世后,他的妻子任桂兰,将他的传奇经历,整理写成了一本书,从这本书中,后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战无不胜的铁血将军。
